10月12日,一路走走停停的“平昌号”驶入了兴安港码头,准备在这座新华真正意义上的“大城市”稍事停留两日,顺便承揽几票货物运输。
兴安县是去年才设立的,是新华第十个建制县,总人口三千二百余,辖下有兴安、新渡(今牡蛎河小镇)、北屯、东郭(今塞沃德小镇)四个乡镇以及三十余个村屯。
经过七八年的发展建设,兴安县基本上算是一块“熟地”了,被打理得横平竖直肥沃农田,修建得细如织网的灌溉水渠,还有四下升起的袅袅炊烟,以及一栋栋宽敞而舒适的农舍房屋,相较于打打杀杀的欧亚大陆,无疑就是一片人间沃土。
兴安县城虽小,但五脏俱全。
八百多人口的小镇,街道规划方方正正,夯实的土路两旁是一排排整齐的民居和商铺。
县衙、银行、税务所、商行、货栈、工坊、学堂依次排列,甚至还有一座百工技术学校,为有需要的移民提供劳动技能培训。
码头区是县城最繁忙的地方。
得益于这里无数鲑鱼洄游的天然优势,地方政府和稍具实力的商人在河畔建起了数家鱼产品加工厂。
此时的码头附近,工人们正忙碌地将捕捞上来的鲑鱼进行腌制、晾晒,制作成美味可口且易于保存的鱼干或陶制罐头。
这些鱼产品不仅畅销国内各地,还远销西属美洲,为兴安带来了丰厚的财富。
“今年鲑鱼比往年多,光是上个月就腌了两千多斤!”一名工坊主站在码头边,指着正在装船的鱼货说道,“南方那些居民,可爱吃咱们这儿的咸鱼了。”
除了渔业,兴安还利用周边丰富的资源,发展起了诸多初级手工业。
有榨油坊,利用本地种植的油菜籽、花生,将其压榨成油脂,供应本地和周边村屯。
还有木材厂,一棵高大的松木和杉木被伐倒,然后通过兴安河(今坎贝尔河)放排,送至木材车间,加工成板材,用于建房或造船。
除此之外,县城附近还有几座砖窑、石灰窑、水泥窑之类的建材厂,滚滚的浓烟,不断从烟囱里排出,在半空中形成一团团黑雾。
不过,相较于始兴、广丰、分州等开发建设成熟的县份,兴安的基础设施还相当落后,通往南方的陆路仍以泥泞的小道为主,但凡遇到雨雪天气,便难以再行。
工业发展更是还处于起步阶段,基本上都是一些技术含量较低的初级手工业,缺乏上规模的“现代化”工厂和先进的生产技术。
不过,随着新华政府的持续投入,以及人口的不断增加,兴安的发展潜力依然十分广阔。
码头上,一名港务员满怀憧憬地描绘着兴安的未来:“再过几年,我们兴安肯定要大变样!等道路修好了,更多的工坊建起来了,说不定就能成为北境最繁华的地方!”
“呵呵……,再过几年,你们兴安怕是要赶上始兴了!”听到这位港务员诉说着未来兴安的美妙前景,“平昌号”船长马长顺不无揶揄地说道。
在他看来,兴安虽然发展迅速,但与那些南方老牌的繁荣县城相比,差距依然巨大。
那名港务员听到这略带挖苦的话语,不禁横了马长顺一眼,脸上满是不悦。
他用力扯过货物申报清单,随手扔给马长顺,语气生硬地说道:“别瞧不起人!要是将我新华中枢政府搬到我们兴安,焉知这里的发展不如始兴城?”
说完,便转身离去,不再理会这个嘲笑自己“家乡”的外乡人。
“嘿……”旁边的大副张贵见状,立时刻薄地说了一句,“就算将我新华中枢政府放在你们兴安,这里也永远比不上始兴城。……都是一群乡巴佬!”
马长顺狠狠瞪了张贵一眼,这小子总爱口无遮拦。
(请记住本站地址:www.yxmoo.com)